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内蒙古监测中心2021年度学术会议总结

发布时间:2021年7月5日

       2021年5月18日,“国家卫健委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内蒙古监测中心2021年度学术会议”在呼和浩特如期举办。全场会议由王俊瑞教授担任大会主持,王俊瑞教授首先对到现场各位嘉宾及同道表示感谢,并介绍出席嘉宾。出席本次会议的包括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哲林院长、内蒙古真菌病监测中心主任韩艳秋教授、全区19家真菌病监测网成员单位代表以及各级医疗机构微生物从业人员,共计约120人。
   
       会议首先邀请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哲林院长致开幕辞,张院长对近年国家关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要求及精神进行了解读,鉴于近年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的明显提升,不断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升真菌病诊疗能力迫在眉睫,期望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将内蒙古地区真菌病诊疗整体能力提升到国内先进水平。接着由内蒙古真菌病监测中心主任韩艳秋教授进行大会致辞,韩主任结合自己多年对感染性疾病的诊疗经验,切实感受到近年疑难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多重耐药菌和真菌感染病例的增多,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希望在监测中心的带领下,通过不断开展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以及现场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我区各级医疗机构真菌病诊疗能力,降低因感染性疾病所致住院费用的增加和病死率的增高。
  
       接下来,国家卫建委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主任徐英春教授对《国家卫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进行了解读,强调了国家对于遏制微生物耐药及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决心及出台的多项配套政策,希望各监测单位成员及微生物从业人员认真领会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能力学习,逐步提升所在医疗机构真菌病诊疗能力。
 
       接着由国家卫建委临床检验中心胡继红教授进行题为《无菌部位标本送检规范及室间质评结果回报要点》的专题讲座,胡教授对各类标本的采集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以往年室间质评样本的结果回报情况为例阐述了报告要点及注意事项。北京医院陈东科教授对临床常见真菌形态学特征进行精彩解读,结合个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临床常见念珠菌、丝状真菌显微镜下及生长特征进行了生动、深入的讲解,与会学员对常见真菌形态学特征的认识得到了强化。冯四洲教授进行了题为《抗真菌药物与临床药物间相互作用》,冯教授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与临床常用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讲解,为大家带来了新的认知。王瑶教授对目前医学真菌学分类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了真菌学分类规范的重要性以及专业人员及时了解最新分类规范的必要性,并对真菌学实验室常用技术进行了细致讲解,强调了实验室人员对真菌学实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申慧敏老师对全国真菌病监测网数据上报系统功能进行了细致讲解,并对目前我区各成员单位数据上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王俊瑞教授对内蒙古真菌病监测中心2020年度工作内容进行了汇报,对2021年监测网工作安排进行过了安排,并对2020版真菌药敏折点变更内容及真菌药敏报告规范化进行了详细解读。胡同平教授结合多个病例的诊疗过程,对目前常用真菌血清学项目的检测原理、临床意义、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了真菌血清学项目在侵袭性真菌病诊疗中的重要价值。韩艳秋教授和顾岩教授结合具体的病例,对真菌病诊疗整体思路、方法学应用进行了精彩讲解,特别强调了重视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沟通之间的重要性。

       最后,内蒙古真菌病监测中心韩艳秋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希望在不断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实验室成为监测网成员单位,共同促进全区真菌病诊疗能力的提升。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电话:010-69159788

邮箱:CFDSSO@163.COM

扫码关注

版权所有:© 真菌病监测网2019

版权所有:© 真菌病监测网2019          技术支持:北京民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